買跑步機后悔的原因 選擇家用跑步機注意幾點
559 2020-02-06
跑步應看重哪些數據,既避免受傷又提升跑步效益,80%的跑者搞錯了!
衡量跑步效益的指標很多,如心率、配速、跑量、步頻、步幅、最大攝氧量、跑步時間等等,都從不同側面反映跑步的效益。這些數據中,最該看重哪幾個呢?
許多初跑者,包括跑步多年的進階跑者,往往看重配速和跑量,認為跑得快,跑得多,消耗的能量多,效果就好。其實這種認知是片面,甚至是錯誤的。
跑步首先應關注的是心率,它反映運動強度,心臟承受的負荷和后續跑步的持續能力。如果心率過高,心臟負擔增大,同時導致乳酸過早堆積,影響后續發揮。因此,正常跑步應把心率控制在有氧區間,即最大心率的60%~80%,或最大有氧心率內。適當跑點間歇或強度刺激心肺功能。
其次,應看跑步時間。跑步前半小時,以糖原供能為主,燃脂有限。30~60分鐘,以燃脂供能為主,超過一個小時,燃脂效果打析,最佳燃脂時間跑夠45分鐘\。因此,跑步時間控制在30~60分鐘為宜,不看里程。
再次,關注步頻。通常達到180左右,步幅適中,有利于保護關節,提升跑步效益。初跑者步頻可能只有160,170,可踩著180節拍器或聽180節拍音樂多練習,一段時間后,基本能達到180左右。
此外,還應關注體感。雖不是具體數據,但夏天跑步體感很重要,稍有不適就停下來,或切換為快走。
總之,夏天跑步應把安全放在首位。